- 圉奪
-
(圉奪, 圉夺)
猶劫奪。
《漢書‧貨殖傳序》: “篡弒取國者為王公, 圉奪成家者為雄桀。”王先謙 補注引 王念孫 曰: “圉奪成家者, 禦人而奪其財以成其家也。《孟子‧萬章篇》: ‘今有禦人於國門之外者。 ’ 趙 注: ‘禦人, 以兵禦人而奪其貨。 ’即此所謂圉奪也。《漢紀‧孝文紀》作‘劫奪成家’, 義與圉奪同。”明 文徵明 《胡參議傳》: “ 遼王 以近屬橫甚, 其下兵校椎埋圉奪, 尤多無賴, 公一繩以法, 無所貸。”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